原本上個禮拜就該上的先修課程:經濟學,因為和專科同學去看電影,所以就蹺課没上。心想依照以往的經驗,第一堂課應該也是打屁聊天吧!不會有太深的內容。所以,昨天就成了我的第一堂經濟學的課,開始上課時老師就問上一次上課的內容,讓我大吃一驚!原想不會有什麼內容的第一堂課,其實老師給了很多觀點,像是收入高的夫妻,應該是多生育,抑或少生育?答案是少生育,因為小孩是消費財。這個觀點和我們一般的認知是不同的,因為我們都認為收入高的夫妻比較養得起小孩,所以,應該是多生育才是,但没想到小孩竟屬於消費財。至於為什麼,我至今尚未釐清搞懂,就是因為我蹺了第一堂課,很重要的第一堂課。
  雖然我們班上是MBA的新生,但老師規劃的經濟學是屬於EMBA,可能是學院院長室祕書没有表達的很清楚的緣故,反正我是抱著來複習的態度來學習,應該是没有差異。經濟學在我專科第一年就有修了,是我在商學領域最喜歡的一門課,因為它有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讓我們在做選擇下決心時,有一個評量的標準。舉例來說,我來唸MBA要辭掉工作,我的工作提供給我的是年薪58萬左右(每月四萬伍乘以13個月),MBA的課程是兩年,所以58萬再乘以2就是116萬,再加上兩年的學雜費大概是25萬左右,這樣加總就已經是141萬,還没含生活費用喔!所以我唸MBA的機會成本就是將近是200萬(省一點的話)。這是基本的機會成本概念。當然,如果年收入較低的人來唸的話,他的機會成本會比我的低。所以,機會成本不是每個人都是相同的喔!另外,學習性的投資是有加乘效果,就是經由學習後我們的觀點會有所改變,會反應在我們的做事或是待人處事,所以是加乘效果。如果也能同時反應在未來收入的話,那是更好了^^
  經濟學提供給我們另一種看世界的觀點,我們在做選擇時會想到機會成本,這件事的邊際效用是多少?這些都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像以前我們買東西,常常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但往往都是用不著的東西,所以,買東西的錢就成了機會成本,買的當時總效用是最大,因為我們那個時候得到最大的滿足,但東西因為用不著,所以它的邊際效用是零,就是未來的垃圾。因為買了這樣東西,會排擠掉另一項花費(因為錢用掉了),所以,當我們要買東西時就要想這是我所需要嗎?還是只是我想要的。答案如果是後者,那我們還是把它擺回去,然後儘速離開誘惑。把錢花在刀口上就是把錢的邊際效用提高,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經濟學提供的觀點當然很多,包括消費者理論、商品市場的類型、要素市場的類型。不均衡的市場、賽局理論...等,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有空多看看經濟學的書是不錯的。
  近年來經濟學理論被廣泛的應用在很多領域,像是我們熟悉的行銷、財務等,但也有另類的經濟學像是行為經濟學、訊息經濟學及戀愛經濟學...等等,提供了非常有趣的觀點來證明經濟學和人類的生活是習習相闗的。雖然距我第一次聽經濟學這門課已經有15年了,但我要說我喜歡經濟這門科學,真的很趣的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