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期間,喜歡到FNAC(台灣稱為法雅克)閒逛,裡頭除了有三C賣場類似燦坤,還有書店及唱片、DVD等賣場。我個人喜好閱讀及音樂,所以一有空閒我就往那裡跑。我去過AIX、亞維儂、TOUR及巴黎13區等地的店,在逛他們的唱片賣場,有好幾次都想買幾張法國香頌回台灣聽,可是實在是太貴了,一張唱片要價二十幾歐元,讓我買不下手,就只選了兩張過期的唱片會起來花了我二十歐元。我想起台灣的玫瑰唱片行,他們也會賣些法國歌手的唱片,所以忍住想說回台灣找看看,有没有法國較新的專輯唱片。
  回到台灣找了一天空閒,到西門町逛,在原來的玫瑰唱片行已經消失了,找了好久才發現在一間地下室的一角發現了玫瑰,可是他們裡頭的唱片陳列好少,只有少數幾張是新的國語專輯,其餘都是好久没賣完的唱片,還有賣些DVD等,才驚覺網路的Download已經讓台灣的一些文化產業没落了,唱片業就是其中一項。消費者在網路隨意的下載音樂、影片,已經讓很多公司從文化產裡退出,因為他們賺不到錢。而消費者有没有損失?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從電視節目可看出一些端倪,一些詞曲創作人都跑去做什麼毒舌評審、說話節目的來賓時,没有再繼續他們的創作時,代表著我們的文化開始走向重製,而非創作。一些唱片業者做唱片大都是三、四條新歌搭配六到七首的舊歌,美其名叫經典回顧,實際上是為了節省製作成本。還能再做全新專輯的歌手就剩下暢銷歌手了。這完全是消費者的錯嗎?也不是,我曾看到一則網路流傳的故事,有一位天后級的歌手,到處宣傳她買了一幢幾千萬的豪宅,而有一對母女經過唱片行,女兒要求母親買一張唱片,母親剛剛失業,口袋裡只餘幾百元,心裡盤算著是如何度過後續的日子,她看了唱片的價格,告訴女兒唱片的售價可以夠他們吃好幾餐,要是買了那一張唱片他們可能就會過著不知道下一頓會在哪裡的日子。這個故事看了很令人心酸,那一位天后級的歌手,有没有想過她的收入可能來自於台灣許多像是這樣的一般家庭,或許她會說那是她努力賺來的,是她應得的,但她應該要懂得回報這個社會。台灣的唱片或許比較歐美國家是便宜許多,但售價真的是合理嗎?我想可以看的出來。我希望台灣的文化產業能再度展現生機,但多為平民百姓設想合理的價位,不要為了創造天王、天后級的人物,而毀了多數的辛苦中的家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